P>《威尼斯的小艇》第二课时教学实录
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实验小学 王海侠
教学目标:
1、理解课文内容,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、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。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
,提高审美情趣。
2、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物的活动同事物、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。
3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,并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。
教学重点:
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。
教学难点:
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。
教学准备:
多媒体课件等。
教学过程:
课前
[播放威尼斯的风光片]
看到什么了就可以自由地说出来。能告诉老师你现在的心情怎样吗?(高兴……)那现在我们开始
上课,好吗?(好)
师:准备好了吗?孩子们。
生:准备好了。
师:上课。老师好!
生:同学们好!请坐!
一、揭题导入,质疑激趣
师:这节课我们继续研读《威尼斯的小艇》。齐读课题。
师:读了课题,老师想问同学们,这节课你最想解决哪些问题?看谁的问题最有价值?
师:指名说。(教师相机板书有价值的问题)样子?驾驶技术?作用?等。
二、合作探究,领悟写法
师:看黑板上的几个问题,你们想先解决哪个?(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决定教学思路)
(一)学习小艇的样子部分
师:谁知道文中哪个自然段写的是小艇的样子?(生:第二自然段)
师: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学习方式来学习这一自然段,你打算用什么方式来学?(生:自
由说)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。看看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特点?(生自学)
师:谁愿意先来说一说,你选择了哪种学习方式学的?
生:我是用抓住重点词的方法来学的。我抓住了“长、窄、深、翘”这四个词,这些都是描写小艇
特点的词。
师:谁还有补充,描写小艇特点的词还有哪些?
生:轻快灵活。
课件出示:
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,又窄又深,有点儿像独木舟。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,像挂在天边的
新月,行动轻快灵活,仿佛田沟里的水蛇。
师:刚才老师还看到有的同学用画的方式来学的?请你把你画的小艇举起来老师看一看。(相机找
一个画的像的和一个画的不像的)让学生观察,说一说哪个画的像?哪个画的不像?说出理由。
师:都谁选择了读的方式来学习的。谁愿意把这一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一听,其他同学思考:作者
除了直接写出小艇的特点外,还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小艇的特点的?(比喻)作者运用了几个比喻
?(3个)
师:同是小艇,却用了3个不同的比喻,谁知道都把小艇比作了什么?
生:比作独木舟,写出了小艇长、窄、深的特点;比作新月,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;比作水
蛇,写出了小艇轻快灵活的特点。
师:这样写有什么好处?
生:具体、形象、生动地把小艇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。
师:那你能说一个比喻句吗?(生自由说)
师: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,你们愿意吗?(愿意)请男生直接读写小艇特点的句子,女
生接读打比方的部分。(男女生接力读)
师:同学们读得真棒!老师也想读,给我一次机会好吗?(好)我读直接写小艇特点的部分,你们
读打比方的部分。(师生合作读)
师:刚才读的时候,老师仿佛亲眼见到了小艇的样子,不知你们是否和我有同样的感觉?(是)为
什么我们会有同样的感觉呢?(作者写得好)谁知道作者在描写小艇的时候注意了什么?
生:仔细观察,抓住事物特点,运用恰当的修辞。(板书)
师:这是作者在写小艇时运用的写作方法,那老师现在如果给你出示一处景物,你能否通过仔细观
察,抓住事物的特点,并运用恰当的修辞来描写呢?
生:能。
师:真的能吗?(真能)
师:有信心吗?(有信心)
师:你们真是个有信心的孩子。
[播放课件] 校园的一处景物
师:这景物你熟悉吗?可以写一种事物,可以写整个花园。(练笔大约5分钟)
师:写好了吗?谁来读一读?(3名以上学生读)
师:好了,让我们在回到文中,假如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威尼斯的小艇,你最想把哪个词献给它?
[课件出示] 小艇的样子
(生;自由说)
师:那假如你就坐在这样的小艇里,游览威尼斯,会有怎样的感受呢?
(二)学习驾驶技术部分
师:文中哪一自然段描写的是船夫的驾驶技术?(生:第四自然段)
师:请你这样学。
[课件出示]
请你这样学
默读第四自然段:
1、请你用浪线画出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?
2、请你用直线画出写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的句子。
师:指名读问题。(生自学)
师:谁来汇报一下第一问题?板书:好
师:第二问题,谁来说一说。生:汇报。
师:谁愿意读一读这一自然段,其他同学感受一下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。(指名读)
师:读得非常好。下面我们来引读一下这一自然段,注意听:(引读)
师:我们在来齐读一下这一自然段,好吗?进一步感受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。
师:同学们读的这么好。能不能试着背一背。(能)(给你一分钟时间)
师:谁愿意试着背诵一下这一自然段。(指名背)你真了不起,如果能有感情的背就更好了。
师:谁能超过他,再来试一试。指名背。
师:齐背。
师:好了,这个问题我们也解决了。不但知道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,而且把这一自然段背下来
了,你们真了不起。
(三)学习小艇作用部分
师:谁知道哪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小艇的作用?(生:5、6两个自然段)
师: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,把这个表格填好。
[课件出示]表格
表格略
师:谁愿意来填第一行。接着填。(指名填)
师:仔细观察,你发现了什么?
生:商人、老人、孩子、看戏的人们做小艇去做什么都说得很清楚,只有青年妇女去做什么没说?
师:请同学们想一想,青年妇女做小艇可能会去做什么?(生:自由说)
师: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表格,你还有什么发现?
生:我发现最后一行是省略号。
师:请同学们再想一想,还有哪些人用小艇做什么事?(同桌之间说一说)
师:再观察,你还能知道什么?(主要的交通工具)
生:人们做什么都离不开小艇?
师:你觉得威尼斯的小艇与人们的关系怎样?(密切,息息相关)那说明小艇的作用怎样?
师:难怪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——齐读第一自然段这里的“大街”指的是什么?
(河道)汽车呢?(小艇)
师:因为有 了小艇,威尼斯的白天是非常喧闹的,充满活力的,那夜晚的威尼斯又是怎样的呢?老
师把威尼斯夜晚的情景做成了课件,而且配上了优美的音乐,但是由于老师的声音不好听,所以没
配音,现在谁愿意配上这优美的音乐,朗读一下第六自然段。(指名读)其他同学欣赏大屏幕,一
边欣赏一边听,看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?
生:威尼斯的夜晚非常宁静,美……
师:怀着这样美妙的感觉,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。
师:威尼斯的白天是那样的喧闹,晚上又是那样的沉寂,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?(自由说)
师:夜晚,小艇停了,休息了,所以我们这是候看到[播放课件]师轻轻地读起了课文: 水面上……
最后。(课堂上特别静)
师:陶醉了,是吗?你舍得离开这宁静的威尼斯吗?(舍不得)
师:那我们在来齐读一下第6自然段的后半部分。
总结写法:作者在写这段时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?(动静结合)这篇文章作者紧扣小艇,介绍了无
论是白天还是夜晚,人们的生活都与小艇息息相关。这样,抓住特点把人们的活动同景物、风情结
合起来,使文章充满了生气。以后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运用写作方法。
三、拓展延伸,布置作业
[课件出示]
1、课后请同学们阅读《威尼斯之夜》,比较一下《威尼斯的小艇》与它在内容、写法上的异同。
2、熟练背诵课文4--6自然段。并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抄在词语积累本上。
3、你想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号称“威尼斯”的城市吗?有条件的同学课后上网查一查。
附板书设计 写作方法:
样 子——奇特 仔细观察
威尼斯的小艇 驾驶技术——好 抓住事物特点
(主要交通工具) 作 用——大 运用恰当的修辞
动静结合